丰田时报

?

社长愿景 碎碎念 总编专栏 专题报道 微信
丰田时报
社长愿景 社长愿景 总编专栏 社长愿景 微信
并不吝啬的丰田与全日本

3月16日、17日,《THE PAGE》刊登了汽车评论家池田直渡的《寺师副社长采访录》,该内容将在《丰田时报》上连载5天。

丰田汽车公司即将开始对月球表面的探测项目,副社长寺师茂树先生借用丰田章男社长的话说,这一挑战是在月球上实现地球汽车技术“现实与虚拟的融合”。丰田经常被指出在电动汽车方面发展迟缓,丰田的技术高层领导将如何考虑电动化作为世界汽车发展潮流的新时代战略?汽车评论家池田直渡为此做了深入采访。此为5篇连载的第三篇。

普锐斯PHEV采用了现款普锐斯HEV的前脸设计

在今后10年如何更好地为地球环境做贡献呢?从用户实际选购的意义上讲,混合动力汽车(HEV)很现实,但为了与时俱进,丰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电动汽车(EV)、燃料电池车(FCEV)的比例也应不断增加。

有趣的是作为厂商,丰田在预测从HEV到PHEV的主流变化的同时,又在自我选择和做出决定中始终没有打破市场观念,丰田是商品齐备、任由市场自由选购的模式。这也意味着其能向少数派提供商品。

丰田表示将对其所持有的广泛技术,包括未来将成为主流的EV、FCEV技术向其他公司公开,甚至还将提供安装技术。对此记者询问了其理由。

丰田现在只占有全球11%~12%的市场份额

寺师副社长说:“目前FCEV的市场占有率是百分之零点几,如果单靠丰田是无法普及的”

池田:
因为各地区能源情况不同,丰田作为全球性厂商必须商品齐备,那么是否必须做成“全线车系电动化”呢?

寺师:
嗯。最近社长说我们是全线车系电动化的厂家,我想不改变一下思路不行,搞HEV也是一样,必须要把“自己做”,变成“自己也做”。增加伙伴一起做的意识以前不够,比如,一直以来我们是制造车辆卖给顾客,但丰田现在的市场份额只占到11~12%左右。

池田:
但是能超过全球的10% 是很厉害的数字啊。

寺师:
不不,为了地球环境而普及好的汽车,这得大家凝聚到一起来做,不这样不行啊。比如「EV C.A.Spirit」这个由丰田・马自达・电装公司三家成立的EV基础技术开发公司,现在成员已增加到了9家公司,9家一起开发EV基础技术,各自使用研发成果制作EV车,这种方式大概FCEV也能采用。

池田:
提个简单的疑问吧,无论是EV还是FCEV,这不都是行业竞争中极其重要的技术吗?为什么可以拿来公开呢?

寺师:
在17年的实际成绩中丰田的减排量成绩最好,其他厂商刚刚达到规定值。这意味着什么呢,直截了当的说拥有EV的公司减排量达成率不一定很好。

池田:
因为丰田被称为是EV发展迟缓的公司。

寺师:
虽说是最新技术,那也是因为它所使用的是现在这一代人的东西。我们已经做了超前一代或两代的东西了,因此公开了最新技术,丰田也不会失去竞争力,只要下次、下下次再努力就行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也是在赶着自己走,特别是对HEV的反省,跟随我们技术一起走的其实很少。

FCEV的市场占有率只有百分之零点几。要想普及,单靠丰田恐怕是不行的

在被称为电动化三大神器的电动机、电池、动力控制单元的基础上,只要再配备上FC燃料电池堆和高压储氢罐,就可以做成FCEV了。

FCEV也解禁了专利,虽然有了各种交易,但并没有像想像的那样各方面合作找上门来,所以不能仅停留在自己推出产品,而是要另外一些做法,比如请各厂家使用丰田的发电核心零部件和高压氢罐等,如果有公司说:“请先给我们,我们会做的”,那我们就毫不吝啬地提供;如果搭载时需要适用的相关技术,那么我们也同意,当然这会是有偿的。

目前FCEV还只占汽车全体份额的百分之零点几,为了普及,仅靠丰田恐怕是不行的,如果能大家一起合作,那我们就提供技术好了,虽然全线车系为电动化阵容,但丰田已不打算像以前那样只是作为单一型汽车厂家,而是也做系统供应商那样的业务。

另外我们也不用一直做直接对应,不是有很多提供技术支持的工程公司吗?比如说我们与那些工程公司一起干,如果为某厂家做了一次系统,效果又很不错,那么下次那家工程公司不用丰田支持也可以直接服务厂家。通过别人使用我们的某项技术可以增加同伴。虽然过去我们一直在说,“要不要一起做?一起做吧”,但是其实还是很难。现在丰田的立场是,能帮上忙的地方就帮,尽量增加伙伴。

池田:
我本来想的是,在技术开发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和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是最宝贵的财富,丰田今后只是将最终答案拿给别人,所以竞争优势并不会动摇,并不是这样吗?

寺师:
已经不是了。不只是信息公开和劝他们自己做做看,如您所述,如果没有专利、独家技术和各种经验,最终车辆是造不出来的。所以今后我们要全方位给予帮助。

池田:
那些独家技术也拿出来吗?

寺师:
拿出来嘛!不那么做,零排放汽车怎么能推广呢?我想还是尽量帮忙吧。

池田:
从环保角度看,那将是一项贡献社会的事业啊。

寺师:
丰田汽车毕竟是一家很好的公司,所以不是简单的拿出来。随着这些技术的传播,我们也会身处更加激烈的竞争之中,自己也被推动,迫使自己再进一步。别人使用我们的各种东西,想要零部件,就从我们这儿买,那部分也是收入。

池田:
从那里应该能得到平衡吧。

寺师:
嗯。

池田:
为了实现企业经营平衡和地球环境的改善,无论丰田有多大,单靠自己一家的产品不行。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提高企业收益,保持两者平衡,丰田致力于同时实现2个目标。

寺师:
要做这些事,丰田必须获得他人的信任,这几年我们努力跟很多公司一起工作,这一问题也基本解决了。今后不仅限于日本,我们还必须与海外制造商成为朋友,就像刚才您看的欧洲委员会资料一样,大家都认为HEV是目前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再来看看这次日内瓦车展的报道吧,表面上在各种场合都能看到EV之花盛开,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雷诺在说:“造HEV车”,本田在说:“2025年将全面电动化”,注意那不是说“全部要EV”,那么大概在暗指HEV。而日产也说:“在欧洲可以做e-POWER”,这说明要解决当前的课题还是HEV最有效,大家的这一判断还是没变。

池田:
是啊,本来平时人们就说车子变贵了,要普及环保车而车价却在上涨,卖不出去就很难做到。现在电池作为零件价格太高,想想EV所需要的装载容量,它使车价的4成都被电池占据,除非有相当大的突破,否则EV就只能还是现在的价格。那么缩小电池续航距离吗?还是减弱装备?花300万日元(约18万人民币)就能满足普通人诉求的商品力,这在2019年的现在,大概还得数HEV,特别是弱混合动力车的效果最好吧。

寺师:
是那样,至少现在是。我们的长期课题是弱混合动力、强混合动力等车型,以及之后的PHEV,限排标准变得更严格时又该怎样做?我想欧洲委员会的标准,大概会与中国、日本、美国趋于相同的目标值,那样的话,现在的HEV的“保质期”到何时为止就成了下一个问题,据说欧洲最近有了2030年的减排目标,要想达到那个标准,现在的Prius不行啊。

池田:
从那个数值看恐怕是的。

比EV电池小,比HEV电池大的普锐斯PHEV电池

寺师:
因为还有10年左右,Prius也在不断改良,大概到2030年以前,HEV还是主力,然后慢慢转向PHEV。有人说“HEV过期了,已经老掉牙了”、“已经没法用了”等等,但THS(丰田混合动力系统)的HEV和PHEV的基本技术是一样的。如果今后10年好好研究HEV的技术升级,以后在PHEV中还能利用其技术。而且刚有PHEV时,油耗就已经比HEV强好几倍了,所以等到2030年以后,PHEV的效果肯定是最好的。

池田:
因为PHEV装载着比HEV大的电池,并且是在家也能充电的系统。就像智能手机没电时连接充电宝,PHEV是使用备用着的引擎。EV充电时需要连线,车辆不能动,所以还是移动着的引擎方便。从系统上看,HEV电池容量小,PHEV是各占一半,EV容量最大。电池容量大的汽车体积大、车辆重、价格贵。将电池容量减小,不足的部分用引擎当备用不是很好吗。

寺师:
是那样的,所以就像您说的,把HEV、PHEV,或者EV完全划分清楚不太现实,大概一半以上的用户每天跑的距离只靠电池就行了,这么说PHEV就已经是EV了。要在EV和PHEV之间划清界限,虽然有法规上的意义,但对于一般用户来说,可能就没有什么意义。我觉得其实就是用电池能跑多少距离的这件事。

丰田以目前基础设施现况为前提的电动化战略和为实现其战略而广交朋友的话题就说到这里。丰田将如何应对将来的能源基础设施新时代呢?请看下集。

  • 丰田汽车顾客服务中心:
  • 800-810-1210/400-810-1210(一汽丰田顾客)
  • 800-830-8888/400-830-8888(广汽丰田顾客)
  • 雷克萨斯顾客服务中心:
  • 800-810-2772
  • 400-810-2772